咸宁市审计局2025年度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
索引号 : 011337151/2025-09507 文       号 : 咸审综发〔2025〕2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审计 发布机构: 咸宁市审计局
名       称: 咸宁市审计局2025年度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3日
有效性: 有效
一、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
以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规划、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等落地见效,以及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为目标,重点关注市级财政收支运行和财政资源统筹、“四本预算”管理与衔接、重大支出政策、转移支付分配管理使用、预算绩效管理、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大财政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兜牢“三保”底线、决算草案编制等情况。
二、市本级政府债务审计
以规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管理、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目标,重点关注各类债务管理、申报发行、拨付使用及项目建设效果,揭示债券申报发行、资金投向和拨付使用是否合规高效,项目建设管理是否规范、实施效果是否达到既定的效益目标。
三、重点市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
以推动部门单位完善内控制度,规范收支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严肃财经纪律为目标,重点关注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二三级预算单位财政收支管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等方面,着力揭示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重点专项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不规范、绩效不高,资产未有效盘活利用,以及部门所属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转移或隐瞒收支等突出问题。同时将国有“三资”管理、惠企政策落实等纳入部门预算审计内容,同步实施。
四、县级财政运行及财政管理审计
以摸清县级财政收支规模总体情况以及“三保”、民生支出等刚性支出规模情况,防范化解县级财政运行风险,提升财政治理水平为目标,重点关注财政收支、国库资金保障、财政支出优先顺序等情况,总体分析市、县财政2024年度收支运行状况。揭示县级年度财政收支运行出现较大缺口,国库资金被占用、库款保障出现阶段性困难以及“三保”政策违规提标扩面、“三保”预算安排与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既体现宏观政策要求,又具备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
五、市直部门、县(市、区)重要部门、副县级单位和县级公检法机关主要负责同志经济责任审计
以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以流域综合治理守牢发展底线,推动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更好服务我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为目标,重点关注履职尽责及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履行基建项目建设管理职责情况,财政财务收支、资产管理、隐性债务等情况,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以及以往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对县级公检法机关的审计,同时重点关注涉企案件执法、涉案财物管理、监管场所财物管理等情况。
六、市属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重点关注市属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在贯彻落实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执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经营管理及资产处置、企业财务真实合法效益性,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七、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
以促进乡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干净干事为目标,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情况,以及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政策执行情况、强县工程实施、农业产业现代化资金管理、民生保障和改善及债务情况,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等情况,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审计和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八、县级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重点检查被审计对象推动完善审计工作机制,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从政规定,开展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与执行,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等情况。
九、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以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生态观、发展观,保障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加快建设美丽湖北为目标,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和改革任务落实不到位、资源无序开发利用、生态空间管护修复不力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等反映的突出问题。
十、市属国有企业审计
以深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监督规范国有企业运营管理为目标,重点关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企业债务风险、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国有资本运营和国资收益上缴、债务情况等。
十一、乡村振兴审计
以肋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以县城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强县工程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推动我市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十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以促进国有建设资金使用规范为目标,重点关注项目规划的执行、投资政策的贯彻落实、项目资金运行轨迹、项目建设管理等情况。
十三、全市“一老一小”服务保障项目专项审计调查
以促进“一老一小”政策落实、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目标,重点关注我市“一老一小”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项目审批程序是否合规、资金管理是否安全、项目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等方面,提高政府投资项目投资绩效。
十四、市本级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审计调查
以促进规范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合理控制投资规模为目标,重点关注项目“五算”管理情况,核查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真实合理性和中介机构履职尽责情况,促进建设单位加强项目成本、质量、进度控制,提高项目投资绩效。
十五、市本级信息化项目审计
通过对市直有关单位信息化建设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揭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推动信息化建设对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单位高质高效、科学规范履行职能职责,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资金使用绩效,切实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十六、深化推进信创工作政策落实专项审计调查
通过对市直相关单位信创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揭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推进信创工作决策部署、政策规定落实落地,科学规范深化开展信创工作,依法依规实施项目建设,高质高效使用财政资金。
十七、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项目
1.税收征管审计。以推动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促进税务部门依法履职,提高税收部门预算管理水平为目标,重点关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关注税收收入征管、部门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绩效及资产管理情况,同时对审计署下发的审计疑点同步开展审计。
2.工伤保险和生育支持资金审计。按照审计署、省厅统一要求组织实施。
3.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生态观、发展观,保障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加快建设美丽湖北为目标,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和改革任务落实不到位、资源无序开发利用、生态空间管护修复不力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等反映的突出问题。
4.主权外贷和援款项目审计。以促进提高主权外贷和援款项目管理水平、维护项目建设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为目标,重点关注项目资金和资产管理使用,项目建设和工程质量,项目推进、目标实现和绩效等情况,揭示和查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出有针对性、具体可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省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防范和化解利用外资的风险。
5.政府及所属国企投资基金运行管理情况审计。以推动政府及所属国企引导基金、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做强做大,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基金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落实以及基金“募投管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6.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情况,履行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经济风险职责、生态文明建设、财政管理职责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及以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内容。
7.全市殡葬和公办福利机构管理服务专项审计调查。摸清全市殡葬行业改革基本情况、促进殡葬行业健康发展,推动全市公办福利机构规范管理为目标,重点关注社会福利和殡葬政策制定执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及绩效、公办福利机构项目建设、福利机构运行管理情况、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墓地供需、殡葬服务收费管理等情况。
8.口支援新疆发展项目资金审计。促进温泉县对口援疆资金和项目规范建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重点关注重大援疆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援建项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9.省综合交通体系武汉都市圈骨干工程建设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以促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科学决策、规范投资管理,遏制建设领域腐败行为,提高投资效益,推动武汉都市圈发展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为目标,重点关注武汉都市圈建设范围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规划任务推进不力、目标任务未达预期、项目任务未完成等问题,以及项目决策、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管理、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工程造价控制、项目绩效等方面的情况。
10.市州及辖内农商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风险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以实现全省农商行审计全覆盖,推动所在区域农商行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防范化解农商行金融风险为目标,重点关注农商行支农支小、减费让利、“五篇大文章”等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信贷资产质量、贷款三查制度执行及防范化解处置金融风险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