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解读

(解读)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解读

来       源 : 审计署门户网站 解读单位: 审计署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5日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名       称: (解读)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解读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2020年12月23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为进一步了解此次整改报告的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审计署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总体情况。

答:2020年,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扎实抓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认真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有关审议意见,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跟踪推进,以有力有效的审计整改促进完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要求对照查出的问题逐项整改,并完善制度机制。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针对5个方面突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跟踪调研。国务院办公厅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的重要内容,14个督查组对14个省350个典型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

二是审计机关扎实组织整改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审计署向186个中央部门、单位和省级人民政府印发整改通知和问题清单,逐项逐条明确整改要求、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并按照“谁审计、谁负责督促整改”的原则,结合审计项目实施,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核实整改证据,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

三是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整改责任。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将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很多将整改纳入督查督办,形成政府督查机构、审计机关、主管部门等协同推进整改的工作格局,有的把整改工作与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等重要工作一体推进。一些地方和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逐项分解整改任务,层层压实整改责任。有关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责任,指导开展本领域整改工作,部署行业性专项整治,并完善部门间整改协调机制,形成合力。

截至2020年10月底,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绝大多数已整改,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采取上缴国库、退还税费、统筹使用或加快拨付进度、调整投资计划和账目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2118.08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2350项,追责问责705人。

记者:从报告情况看,我们有个感觉,就是审计反映制度漏洞和缺陷的问题明显多了,有关部门单位也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是的,诚如您所说,审计机关在揭示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反映制度漏洞和缺陷。这既体现了审计理念的转变,也是审计监督在更高层次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2020年,我们更加注重落实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将地方存在的问题,按行业和领域全部抄送主管部门,推动其整改自身问题的同时,督促指导本行业的整改工作,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这是一个创新举措。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针对具体问题健全有关制度。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坚持“治已病、防未病”,将具体问题整改与完善制度相结合,努力做到标本兼治、从源头上强化治理。如,根据审计反映的问题及相关建议,财政部等7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家医保局等3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二是举一反三推动本领域规范治理。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分析主管行业和领域存在的不足,通过开展行业整治、整改“回头看”等,努力扩大整改战果。如住房城乡建设部梳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住房公积金等审计查出突出问题典型案例,在全行业进行通报和警示教育,并对未审计的省份开展排查整治;对多报参保人数和多获补助问题,四川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排查整治,建成重复参保核查系统。

三是完善整改结果运用机制。一些部门单位和地方制定了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办法、加强整改结果运用的意见等制度,并将审计与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监督贯通起来,切实提高整改结果利用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健全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机制。如,重庆、青海等地制定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完善整改报告、销号、公告等机制,强化整改结果运用。

记者:今年,各级政府围绕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采取很多措施,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从整改情况看,效果怎么样?

答: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过“紧日子”要求已成为预算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各项审计中,我们都将资金绩效和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作为审计重点。从整改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统筹盘活存量资金,加快资金下达和使用,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提高。

一是促进有限的财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围绕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财政部等部门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进一细化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如对预算资金分配使用中的滞拨闲置等问题,已盘活利用149.46亿元;中央生态环保资金已拨付或统筹使用10.35亿元;闲置的债务资金已安排使用或收回242.85亿元;未按时拨付或使用的就业补助等资金60.42亿元已全部整改。

二是促进提高公共资金管理水平。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方面,13个省建立信息比对机制,向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的养老金4709.3万元已收回清退或排查停发;住房公积金方面,有关地区完善提取和贷款政策,逐步规范大病医疗、特困救助等提取业务,推进属地统一管理;医疗保险基金方面,对多报参保人数、多获补助、欺诈骗保等问题,中央财政已扣减补助等22.82亿元,各地已追回或扣缴基金1.14亿元。

三是促进加快重大项目实施。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预算与投资计划的统筹衔接,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并通过电话催办、印发通知、现场督导等多种方式督促项目及时开工建设,确因项目条件发生变化无法实施的及时予以调整。如68个未开工的中央财政投资项目中,有67个已开工、1个调整投资计划;52个进度滞后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中,有18个已加快项目审批、推进项目建设,部分已具备灌溉、防洪等功能;未按期开(完)工的100个生态环保项目中,有54个实现开工或完工。

记者:近年来,审计署持续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在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今年相关问题的整改,您认为在哪些方面成效比较明显?

答: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科技创新、清欠账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决策部署,针对审计反映的问题,做实做细落实机制,推动相关政策落地生根。减税降费方面,税务部门强化信息系统应用,建立税费申报关联机制,加强宣传辅导,优化办税服务,确保政策红利有效释放。科技创新方面,有关部门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运行全周期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完善科研设备共享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方面,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全面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避免新的拖欠发生,实施失信惩戒,及时监测各地拖欠风险。疫情防控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边审边改,审计指出的问题已基本整改;有关部门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乡村振兴方面,有关部门研究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反馈和督促整改机制,落实“建管并重”要求,督促地方统筹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管护利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有关部门出台规范信贷融资收费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银行收费行为;金融机构通过退还违规收费、结清问题贷款、释放与贷款挂钩的存款等,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

记者:相比往年,今年的整改报告对审计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整改情况,更加注重反映主管部门采取的措施,请问有什么考虑?

答:促进反腐倡廉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审计机关不断完善与有关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在问题线索的查处力度和深度上有进一步拓展。对今年移送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有关部门在组织调查或立案查处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完善改革举措,强化制度约束,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源头治理。对公共资源管理领域的利益输送问题,有关部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开展工程领域招投标营商环境,以及国企国资管理中关联交易、设租寻租、利益输送等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金融机构非法关联交易、内幕交易等。对基层民生领域的以权谋私问题,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扶贫、社会救助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并与纪检监察机关形成合力。对涉众涉税领域的扰乱市场秩序问题,有关部门保持对涉众领域问题的高压态势,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制发涉税重要稽查案件办理办法,明确办理流程、工作要求等。

记者:整改报告反映,还有少部分问题尚未完全整改到位,请问后续将如何处理?

答:确实还有少部分问题尚未得到彻底纠正。对此,审计机关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原因,主要是4种情况:一是有些属于涉及改革中长期目标的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在深化改革进程中逐步解决;二是有些属于相关制度措施不完善或修订不及时的问题,需要在先行先试和探索试验过程中予以规范;三是有些属于受客观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需要统筹考虑多方因素稳步推进整改;四是有些问题已难以回溯,整改难度较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对后续整改作出了安排。一是区分情况明确整改措施。系统梳理未整改到位问题,分类制定整改计划,确保每个整改事项有安排、有举措。二是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整改落实。及时掌握整改进度,强化责任担当,统筹推动解决整改中的困难。三是举一反三推动改革创新。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积极主动探索创新,不断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审计机关将进一步加强跟踪督促检查,巩固和深化整改成果。

相关文档: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