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苑 > 审计文苑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潘殊闲、张志烈《苏轼传》

来源:咸宁市审计局 时间:2024-07-02

且将薪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其实早在几年前看完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后来还看了一本张炜著的关于苏东坡的《斑斓志》,今年又看了这本潘殊闲、张志烈著的《苏轼传》,其实关于苏东坡的书还是比较多,就我所看的三本来说,还是有明显的不同。如果说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记叙文,张炜的《斑斓志》是议论文的话,那么潘殊闲、张志烈的《苏轼传》更像是说明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重在写苏东坡之神,全书十几万字,由于是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所以难免过于艺术化。另外是从英文翻译来的,语言的流畅度似乎打了折扣。主要苏东坡的童年青年壮年流放等时期重点的事为主线来叙述的,叙事性更强。《斑斓志》并非是苏轼的传记,更像是研究苏轼的随笔,每一节短小精炼,主要以苏东坡的生平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的成长、求学、为官、流放等一系列经历。书中还涉及到了苏东坡的朋友圈、家庭生活、文学创作等方面,以及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而这本《苏轼传》则是以时间,地点为主线,纪实性则更强,语言更为流畅。另外还有一些典故的描述也不同。比如对“东坡肉”一词的来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说的是在被贬黄州时发现当地猪肉极贱,“富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于是发明了东坡肉而《苏轼传》里则是说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任职时,西湖修浚后,杭州人民为感谢苏轼,抬上猪,挑上酒,来给苏轼拜年,苏轼下后,让人切成小块,加上佐料,烧成红亮亮的肉送去犒劳疏浚民工,大家称之为“东坡肉”。

苏轼1037生于长江上游的眉州,1080被贬于长江中游的黄州,1101年病逝于长江下游的常州长江被称为中国的巨龙,眉州是龙首,黄州是龙身,常州是龙尾,这三地构成了一条生命的横线,自然也是一条生命的长河。苏轼的一生总是与这些带州的地方密切相关,一生也辗转于各州之间,出身眉州,任职杭州,北上密州,南下徐州,改知湖州,初贬黄州,量移汝州,北上登州,辗转颖州扬州,出知定州,南迁惠州,再贬儋州。历经人生的坎坷,回首自己走过的路程,似乎只有黄州惠州儋州这三处贬谪的地方最让他刻骨铭心,他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本书除了地点这条主线,还有人和事这条主线。他的一生也是与人和情分不开的,先后娶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为妻,虽每一任不能白首偕老,却也情深意长在第一任妻子王弗病逝十年后,他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视前任之子苏迈视同己出,他倍感温暖,“三子如一,爱出于天”。对于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唱的他写的曲子“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朝云病逝后就不再听这首曲子。

《苏轼传》这本书通过对苏轼生平的纪实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苏轼人生的豁达,身处低谷,却能苦中作乐,在痛苦绝望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缘何不快乐,

只因未读苏东坡。

人生本应快乐过好每一天。现在的每一天都是你余生中最年轻最愉悦的一天。(陈鸿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