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审计工作也不例外。AI的引入为审计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极大地提升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然而,AI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弊端。本文旨在深入剖析AI赋能审计工作的利弊两端,为审计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AI赋能审计工作的利
1.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AI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越性,使得审计过程得以显著加快。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技术,AI能够自动化地识别、提取和分析海量文档中的关键信息。例如,使用AI技术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复杂的数据比对,从而大幅提高审计的准确性。
2.降低审计成本和风险
传统审计工作中,许多重复且繁琐的任务需要人工完成,这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AI技术的普及,使得这些任务得以自动化,从而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此外,AI的强大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准确评估审计风险,帮助审计人员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3.推动审计创新和转型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智能审计系统的崛起,使得审计工作能够实现实时监控财务活动,具备异常识别和预警功能。未来,审计工作将不仅限于对过往财务数据的审核,而是更加关注未来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
二、AI赋能审计工作的弊
1.技术挑战与人才培养
AI技术的应用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能力。然而,目前大多数审计专业人才储备集中于财经类文科专业,对人工智能涉及的算法、逻辑、编程可能不甚了解。因此,国家审计部门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是审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AI技术的应用虽然提高了审计效率,但也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国家审计部门需要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关注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3.缺乏有效的审计沟通
AI由于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以及情感因素,在审前调查、审计取证以及审计报告等阶段无法作出理性的判断。因此,AI虽然可以替代基础性、批量性的审计工作,但无法完全替代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果审计工作仅仅依靠AI技术而忽视了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得到的审计结论可能会过于片面或者不够准确。
4.成本增加与监管挑战
AI技术的引入虽然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增加了前期开发、中期维护和后期检修等成本。此外,目前对于AI审计过程中发生的行为监管、责任划分等问题还不完善,因此在监管力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其后续审计风险处理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AI赋能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利处,如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审计成本和风险等。然而,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弊端,如技术挑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缺乏有效的审计沟通以及成本增加等。因此,在利用AI技术推动审计工作的同时,需要审慎对待其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强技术培训、数据安全管理以及监管机制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AI技术在审计领域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