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苑 > 审计文苑

清明时节话审计

来源:咸宁市审计局 时间:2025-04-03

春分刚过,清明将至。审计局窗外那棵老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枝头缀满了一串串淡黄的花苞。推开办公室的窗户,一缕带着槐花清香的春风拂面而来,让人不由得想起“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的时节。

我至今仍清晰记得第一次参与审计时的场景。那同样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时节,严科长带着我前往乡镇开展审计工作。行驶在乡间小路上,他向我娓娓道来清明与审计的历史渊源。“你知道吗?”严科长望着窗外新绿的田野说道,“清明不仅是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更是官府盘点账目的重要时节。据史料记载,自宋代起,各地官府每逢清明都要对钱粮赋税进行彻底清查——这或许就是中国最早的审计实践了。”

车子在乡间公路上平稳行驶,窗外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金黄的波浪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严科长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若有所思地说:“你看,审计工作其实就像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既要润物无声,又要滋养万物。我们查账不是来挑刺的,而是要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帮助被审计单位把问题找准确、改到位。”这番富有诗意的比喻,让我对审计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抵达乡镇后,我们迅速开展审计工作,我们首先对账目进行了系统查阅。严科长手持账册逐页核验,时而提笔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信息。他凝神专注的神情中透着几分肃穆,恰似清明时节祭扫先人时的那份庄重与虔诚。当发现一处账实不符的疑点时,他并未急于定论,而是以平和的态度向经办人员详细了解情况,最终确认是单纯的记账疏漏。目睹整个处理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审计工作不仅考验专业素养,更需秉持如清明般澄澈的心境——既要明察秋毫,又要心怀敬畏。

午后温煦的阳光透过窗棂,在摊开的账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严科长沏了一壶清茶,氤氲的茶香在办公室里缓缓弥漫。他轻啜一口清茶,语重心长地向我讲述审计人的职业操守:“做审计要像清明时节的青松,既要挺直脊梁不偏不倚,又要经得起风霜雨雪的考验;面对诱惑时,当如清明祭扫般心存敬畏;遭遇压力时,须似清明踏青那样步履从容。”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对审计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更承载着沉甸甸的职业信仰。

暮色渐沉,返程的车窗外,夕阳将天际晕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途经郊外墓园时,三三两两的扫墓人正虔诚地整理着先人的安息之地。严科长望着这番景象,若有所思地说:“你看,审计工作与清明祭扫何其相似——都是对过往的郑重检视。我们翻阅的每一页账目,既是对既往工作的严谨复盘,更是为未来铺就规范之路。就像扫墓人清理杂草、修整坟茔一样,审计人也在梳理数据、匡正谬误,让历史的记录重归清明。”这番话语伴着暮色,在我心头激起阵阵回响。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审计局已度过八个春秋。每逢清明时节,严科长的谆谆教诲总会浮现在心头。这些年来,我愈发体会到审计工作的真谛——它恰似清明时节的蒙蒙细雨,需要以润物无声的细致浸润每项数据;如同清明时节的苍劲青松,必须以挺直的脊梁坚守职业操守;更似清明祭扫的庄重仪式,需要怀揣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数字。

清明将至,审计局窗外的老槐树已孕育着待放的花苞。我知道,这又是一年账目盘点的关键时节。推开窗户,让带着泥土芬芳的春风轻抚账册;翻开凭证,让严谨的数字诉说真实的活动轨迹。这就是审计人特有的清明时节——在纷繁的数字迷宫中追寻真相,在严谨的核查中守护那份永恒的清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