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苑 > 审计文苑

清明,旧俗与新风的交织

来源:咸宁市审计局 时间:2025-04-03


又一年清明,在料峭春风与绵绵细雨的簇拥下,悄然临近。清明,这个承载着厚重情感与悠久传统的节气,自古以来便是人们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时刻。记忆中的清明,曾与漫天飞舞的纸灰紧紧相连。

小时候,跟着长辈去祭扫,山野间处处是焚化冥币的场景。人们将一沓沓黄纸虔诚地摆好,然后点燃,看着那橘红色的火苗舔舐纸张,化作黑色的灰烬,在风中打着旋儿飘散。那时候,我以为,这飞扬的纸灰便是对逝者最深切的思念与牵挂的具象,是与另一个世界沟通的桥梁。大人们神情庄重,嘴里念念有词,小孩子则在一旁好奇又懵懂,被那升腾的烟火和肃穆的氛围感染,也跟着变得安静。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冥币焚化的场景渐渐淡去,文明祭祀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清明的习俗里。再次踏上清明的祭扫之路,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漫天纸灰,而是摆放整齐的鲜花,淡雅的百合、素洁的菊花,静静绽放在墓碑前,散发着清幽的香气,代替了曾经刺鼻的烟火味。还有人带着逝者生前喜爱的书籍、小物件,轻轻放在墓前,似是在延续着往昔的陪伴。

从焚化冥币到文明祭祀,这看似简单的转变,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意义。焚化冥币,承载着千百年的传统,是先辈们传递思念的方式,它饱含着对逝者的敬重与不舍。而文明祭祀,则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既传承了清明追思的内核,又融入了现代社会对环保、对生命的尊重。它让清明少了些许烟火的喧嚣,多了几分心灵的宁静。在这新旧交替之间,清明的内涵愈发深厚,它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更美好的姿态走向明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