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山县审计局针对个别主管部门在村级项目申报上未进行充分调研、论证,把关不严;村在项目组织实施上,未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等制度; 村在项目验收上,不愿监督,不敢监督,过于依赖第三方等现象。通山县审计局聚焦村级项目建设,紧盯资金使用过程监督,确保村级项目资金高效使用。
开展专项检查,深挖资金脉络。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通山县审计局协同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组织成立项目资金监管工作专班,对2022年来各类村级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和审计,深入查摆虚报、套取的项目资金和申报审批把关不严格、组织实施不规范、项目验收走过场等系列问题,依法依规开展虚报、套取的项目资金追缴,并建立“三张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督促整改,对发现的11个涉嫌违纪违规问题的线索及时向县纪委监委、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进行移送。
紧盯管理流程,压实监管责任。县审计局与乡镇党委政府一起深入分析虚报、套取项目资金的典型违纪违规案件,针对项目资金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协同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单位研究制定农村项目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申报、审批、使用、验收全流程监督管理,细化项目资金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属地管理的具体职责,切实堵住项目资金被虚报、套取的漏洞。
细化绩效评价,提升资金效益。与县财政局等单位一起协同建立各类别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办法,对每一笔项目资金发挥效应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科学评价,作为统筹分配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强化责任追究,对在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取消或核减查实问题乡镇、村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好项目资金使用效应。
开拓监督渠道,促进信息公开。县审计局协同纪委监委,加大对村级财政项目资金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拓宽信访举报渠道,灵活监督检查方式,及时跟进检查验收及审计预决算。通过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等措施,聚焦项目资金滞留及使用效益低、项目实施不规范及监管不力等问题。要求乡镇及村级组织及时公开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要具体到人、具体到项目,逐笔公开,包括资金来源、使用去向、项目进展等信息,都要按照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的要求, 及时向村民公开,不能遗漏和隐瞒。(邓坤水 方文君)